体液内环境水循环—兼论中医湿证
Milieu interieur of body fluid- hydrologic cycle
—— Theory Chinese medicine wetness
王仰宗
(王仰宗,男,博士,主任医师,中医临床研究杂志,总编。)
中图分类号: R 2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 体液内环境水循环同中医阴阳理论,感应理论密切相关 , 阴阳五行经络学说以及精气神学说构成了体液内环境水循环的理论基础,整体学说,感应理论将中医理论推向发展,爱因斯坦的超弦理论,中医的天人相应,人与疾病,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以及相互之间的感应关系是深化研究体液内环境水循环的关键。从相对论到超弦理论,从物质到精神,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感应作用,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及学术界的重视。水为至阴、火为极阳、湿分寒热、热辨虚实 , 四诊八纲的多层次、多靶点复杂辨证体系是中医理论的特色和优势。体液微循环是介于血液微循环和细胞膜功能研究的一门生命科学。
【关键词】 体液;内环境;水循环;阴阳理论;感应理论;辨证论治;湿证;体液微循环
【 Abstract 】 Milieu interieur of body fluid with the yin and yang theories demulcent therapy and inductance theories close correlation, yin and yang five lines of, meridin doctrine and the pneumatism composing the theories basal of the hydrologic cycle, person and nature, spirit and material and mutually it respond relation turn to study the water cycle deeply of key.
【 Key words 】 body fluid ; Milieu interieur ; hydrologic cycle ; the theory of yin and yang ; Induction the theories ;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illness and the patient's condition
精,为所有生命物质的概称,在中医津液学说中,精是一种由气而化生的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有形的液态的精微物质,精和气密切相关,有时又指人体正气。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虽同属水液,一般地说,布于体表,肌肉和孔窍等部位渗入血脉起滋润营养作用者,成为津;灌输骨关节、脏腑、脑、髓等组织器官,起营养作用者,称之为液。津和液之间,可互为转化,病变过程中又互为影响,故津和液并称津液。
体液约占体重的 60% ,其中 2/3 为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 40% , 1/3 为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20% 。细胞外液中约 1/4 (约占体重的 5% )分布在心血管系统内即血浆;其余 3/4 (约占体重的 15% )分布在细胞间隙中的组织液。可见约 15% 的组织液在体液循环中占重要位置。
细胞外液成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在生理上称为“内环境”,占体液 15% 的细胞外液,在生理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内环境的各种物质和化学的因素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由于细胞不断进行代谢活动,不断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另外,外环境的多种因素也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将内环境看作是一个循环的,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和物质交换的系统就成为必然,因此,提出体液循环及内环境水循环,对医学研究及临床医疗必将形成一种推动作用及热点。
水通道,水分子除了以单纯扩散的方式通过膜以外,也可经水通道跨膜流动,每种水通道都有不同的组织,分布和功能特性,了解离子通道功能活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可以从更深层上来认识生物电现象和信息转移过程,揭示离子通道病的发病机制。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细胞生理学的一个热点。
糖的有氧氧化是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丙酮酸经三羧酸循环后能释放大量能量, 1 分子丙酮酸共形成 15 个 ATP 分子。每分子葡萄糖能产生两分子的丙酮酸,将产生 15 × 2 即 30 个的 ATP 。人体每天摄入的糖比蛋白质、脂肪多,占到食物总量的 50% 以上。由此可见葡萄糖有氧代谢将产生大量的水进入内环境。
成人每日摄取的水量约为 1.5L ,分泌多种消化液约 6.5L ,这样每日经过消化道的液体总量共 8L 之多,其中大部分在小肠内吸收。
体液占体重的 60% ,约 15% 体液构成机体内环境,成人每天摄入的糖为食物总量的 50% ,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每天摄入的水量约 1.5L 。由此可见,水在生命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体液循环及内环境水循环对生命和疾病的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
成人每天需水约 2000 ~ 2500ml, 其中来自饮料 1000 ~ 1500ml, 半固态和固态食中含水约 700ml ,体内氧化生成水约 200 ~ 400ml 。正常人每天约有 1000 ~ 1500ml 尿液。肾功能好时,尿液可浓缩至含溶质 200mmol/l, 至少需要 500ml 尿液才能排出正常人每人应排出的溶质 600mml( 主要是蛋白质代谢产物和电解质);正常成人蒸发和出汗约 500ml ,发热时,体温每增高 1 ℃ ,则每日水分缺失增加 100ml; 肺呼出水分约 400ml ,通气过度时更多;成人每日有约 8000ml 消化液进入消化道,但 98% 以上的消化液被胃肠道重吸收,只有约 100ml 消化液随粪便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动脉侧,血浆渗透压多为 3.3kpa, 而静水压为 4.7kpa 。在毛细血管静脉侧静水压为 2kpa ,当静水压低于血浆渗透压时,水从组织间隙进入毛细血管;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或因感染等原因,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从毛细血管大量进入组织间隙和形成积液;组织液进入血管内的另一途径是进入血液循环。
内环境水循环受体液总量及血管循环状态的直接影响,显性失水和隐性失水以及消化液肝肠循环也是影响内循环水循环的重要原因;水参与多种体内新陈代谢,在体温升高时更加增多;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学以及机体生物代谢均为内环境水循环的原动力,病理下的内循环水循环同正常人相比有显著不同和变化。
多种因素影响内环境水循环,体液总量、血液循环、消化液肝肠循环,淋巴液循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生物新陈代谢及生命运动,亚健康及病理状态;细胞及代谢溶质在体液中相对处于失重状态。温度、湿度,气流以及辐射、生理共振(声光电磁)等均可影响内环境水循环;人作为高度自控调节的生命体,具有应变及平衡机制,对病理性有害应激尤其强烈,在类酶促效应中,微小的刺激量,即可引起内环境水循环的过激反应。只是我们的认知水平受限,不能完全阅读和领悟在宏观状态下发生的微观变化。而这些正是疾病的早期变化即亚健康状态。
中医所讲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以及气血湿炎虚五证均为引起内环境水循环异常的主要病因;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同样是亚健康的主要病因。作为细胞生存、代谢的体液内环境水循环的生理状态以及理化功能,直接影响基因及功能表达。
现代医学重视了微观状态的血液循环,但却忽视了宏观状态下的体液内环境水循环;中医湿证是一个综合证,气滞血瘀湿阻是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深入研究探讨体液内环境水循环将在中医理论创新方面带来重大新突破。
在生命的最后 30 年里,爱因斯坦始终在寻找一个能在单独的包罗万象的数学框架下描述自然界所有力的理论,历经 40 年的发展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爱因斯坦一直在苦苦寻求的统一场论——弦理论(又名超弦理论)有望成为“一统天下”的理论。国际弦理论大会主席,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弦理论就是把“弦”看作是物质组成的最基本单元。所有粒子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都是弦的不同振动激发态。阴阳理论,感应理论,辨证理论作为中医理论的三大支柱,虽然未引起科技界应有的重视,但中医理论所要解决的正是爱因斯坦想要解决的问题。阴阳理论在处理自相矛盾的两种现象时,它不认为两种矛盾是同一性质,而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矛盾只能定义事物的两个方面,而阴阳理论除定义矛盾的两个方面外,还将事物按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定义为两种性质的矛盾,这就是阴和阳。中医将解决生命的自相矛盾又相反相成的不同现象归纳为阴阳理论,五行学说,经络学说。中医理论中矛盾的阴阳性质可以细化,在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五种性质,具有符号的含义又有中国象形文字的中文内涵即语义,在五行中既有五种性质的单向循环,又有五种性质的多层次多维的复杂系统循环,相生相克,生克乘侮成为这一系统的主要内容,线性和非线性发展及变化规律随处可见,中医讲循环但又强调变化及辨证,在生命这个大系统中,中医认为人与疾病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复杂系统,在解决自相矛盾及相反相成的复杂问题时,具有更高的理论境界,必将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指导理论。
天人相应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中医在奠定自相矛盾的两种矛盾性质即阴阳理论后,又进一步阐述了生命,人与疾病的相互影响,将人与疾病理论放在自然环境,精神状态及综合性多层次,多方位大系统中去判断分析。自相矛盾包括生物、意识、环境等多方面,多层次矛盾及其相互作用即矛盾的相互性及多样性。中医经络学说:将脏腑和体表及生命生物敏感点相联系,构成了既有经又有络的医学网络理论,并且认为生命的各层面及多系统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反相成的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构成了中医感应理论的核心内涵。在这一理论中,爱因斯坦的“超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阴阳理论、感应理论、辨证理论,中医从各个层面发展并完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辨证理论更是克病救死的不二法宝。自相矛盾和矛盾的多样性是生命和疾病的共同特点,生命自身内外环境同疾病以及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中医研究的主要对象,中医将人与自然、生命与意识看作一个自相矛盾相反相成的统一体,既有闭式及线性发展变化规律,又有开放式及非线性规律,辨证论治就体现了这方面的规律。
水为生命之源,得气者生,中医精气神理论是体液内环境水循环的主要内涵。水循环及水为什么会往高处流?生命是一种综合现象,体液内环境水循环也是生命的一种综合现象,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得以实现的。阴阳理论,感应理论,辨证理论会让我们对体液内环境水循环的理解及研究更加深入。
水生万物在五行理论创始时 , 水排在首位 , 可见水对生命与疾病的重要性 . 水为至阴 , 阴虚火旺 , 滋阴降火 , 气有余便是火 , 肝火上炎 ; 不难看出,水和火,炎和炎证以及滋阴降火之间的辨证关系;如果体液缺水达到 15% ,人就会死亡,气温及体温的升高,阻碍血液畅流,导致细胞干燥,胞壁无法传递生命物质,使体内细胞受到损害,缺水时血液浓缩同样导致细胞损伤,代谢性综合征由于代谢亢进以及富营养,血管内皮损伤,同样同体液内环境循环密切相关。水与火的关系是代谢性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气有余便是火,温度,湿度、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同水火密切相关,同血管内皮损伤相关。水火湿炎到气血湿炎,水与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这就为滋阴降火,改善血管内皮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血管内皮损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气血湿炎就是这一过程的关键环节。如果说活血化瘀是治标,气血湿炎辨证施治才是治本。
水生万物,湿生微生物和病毒以及代谢性疾病。水生湿,湿生热,热致炎;在病理中,湿证可为百病之源,气血湿炎夹杂寒热虚实,病中病,证中证,证病交错。辨证施治中的湿证,是辨证中的重中之重,应当重视。
体液内环境水循环障碍形成的“水湿停滞”郁久化热,终成湿热,水循环外周阻力增加,细胞代谢障碍,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关键。炎证阶段的水循环障碍性水肿以及其它原因形成的水肿,进一步形成体液内环境,水、水肿、湿热、细胞膜损伤、血管内皮损伤,这一病理过程是水火失衡。
水火相济,气有余便是火,水作为火的调节因素,维系着体内水火平衡及正常体温,水火的失衡直接导致“寒热”的产生,富营养高热量同样导致水相对失衡;水为生命之源,湿为百病之首,水、水肿、痰、饮、湿、浊是水的病理表达,湿热炎证是湿证的进一步表达。
水与火是生命代谢的一对主要矛盾,水火不相容,但正是水火构成了体液内环境水循环的水平衡及代谢平衡,水量的不足或过剩则导致体内“热”代谢及能量代谢紊乱。阴虚火旺,热盛三焦,体液不足或过剩对细胞膜影响很大,富营养造成的高热量及相对缺水(有效循环水量减少,组织含水量增加),血液浓缩导致血液流变学改变,最终形成细胞膜及血管内皮损伤,这一病理改变可以从相关病灶中看到。
“五极”挑战人体环境,极地寒冷、沙漠酷热、高山缺氧、水下高压、轨道空间失重。地球的很多地区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到底人的承受极限有多少?极端环境下人类的身体状况以及克服极限的能力?问题在于,当高度越高时,空气越少,压力也越小,而这种压力恰好是肺部呼吸所需要的,空气很难进入人体,肺泡无法获得所需的氧气量,也就无法把它输送给血液,并提供给肌肉组织。高山反应,出现肺水肿和脑水肿的风险就会增加。在高山上每上升 100 米 温度就会下降 0.6 摄氏度,冷空气也容易加重症状。
在浅水中与深海中,浅水中人体相对失重,深海中人体的感觉恰好与高山反应相反,深海中的高压对人体各生命器官都会造成威胁。每下潜 10 米 大约会增加 1 个大气压。这时身体内产生的气泡会对潜水员造成严重影响,其身体的各器官,如肺、消化系统以及听觉系统都会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而受到挤压。血液不再在肢体内循环,以便集中在胸腔,避免肺部衰竭、心跳也降至每分钟 10 次。
如果达到 44 摄氏度,死亡则无法避免。如果体温降至 36 摄氏度以下,生存的希望也很渺茫。人体对温度变化的忍耐程度的确非常有限。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体内细胞会受到损害,因为高温阻碍了血液畅流,导致细胞干燥,细胞壁无法传递生命物质。
富营养时的碳水化合物无氧代谢,酸性产物堆积,有效循环水量减少,组织含水量增加。体内耗能未增加,但碳水化合物分解增加,蛋白合成增加,造成体内营养过剩承受负荷增加,身体长期超负荷运转,同样造成负效应即生命力透支,另一方面,造成体液内环境水循环外周阻力增加,从而影响并加重细胞及细胞模损伤和血管内皮损伤并加重靶点炎证。缺氧、寒热及体液内环境水循环呈相关性并影响疾病预后及康复。“五极”挑战人体环境,亚健康状态的“五极”亚极端效应及各种病因同样造成人体内环境水循环障碍。
虽然演变、转化、变异是矛盾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的重要表达,但当多个相互作用的矛盾及自相矛盾展现时,矛盾的无序性及随机性,使矛盾变的更加复杂,更加难以预测;前瞻性是中医“治未病”学说的前提,辨证论治同样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重视亚健康状态的保健与防控;内环境水循环是亚健康及疾病的缓冲区,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碳水化合物的有氧代谢以及尿液的排出,水,碳水化合物有氧代谢及尿液三大环节构成体液内环境水循环的关键。压力、温度、湿度、水电解质酸硷平衡以及“天人相应”的感应作用,均是体液内环境水循环的作用因素。进化法则,相对论,感应论以及中医辨证论治将为体液内环境水循环障碍及改善体液内环境水循环障碍或称体液微循环障碍、梗阻提供理论依据。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古代,一些失意的人才,投身于中医事业是中医发展的重要因素,受科举制度的影响,本来可以出仕入第的高级人才,因怀才不遇发愤从医。中医人才的出类拔萃及多层次高素质,形成了历史上中医发展的多次高潮,现代医学对矛盾规律及矛盾多样性尤其是自相矛盾规律的不理解,是现代人文科学及医学发展的缺失和认知误区。
体液内环境水循环同中医阴阳理论,感应理论密切相关,辨证论治又是认识和研究这一领域的方法论。矛盾、自相矛盾、矛盾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均为导致体液内环境水循环病理变化的主要病因,阴阳理论,感应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必将推动体液内环境水循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并有效的指导临床医疗保健事业。
从 DNA 重组到基因变异,体液内环境水循环除生理功能外,各种病理因素及感应作用至关重要。体液内环境水循环一方面为组织细胞提供生理环境,另一方面体液内环境水循环所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及内环境的感应作用,同样对细胞生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机体反应的兴奋期,抑制期,不应期以及过度反应期。过度反应是机体对外来或内源性病因的过激反应。而这种反应对机体有潜在的,有时是关键的靶效应。靶效应有时为类酶促效应,不需要大的刺激量及持续时间即可达到病理作用量。细胞癌变及病理改变均与体液内环境水循环存在相关性,作为细胞的生存环境,体液内环境水循环同细胞代谢及功能密切相关,五脏六腑、血液循环系统、淋巴系统,泌尿系统以及水电解质酸硷平衡,各系统各靶点的相互作用和超弦反应,各种生理活动及共振效应,是促进体液内环境水循环及病理改变的基本要素。
中医经络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构成了体液循环的相关调节体系,随着疾病谱的深入研究,体液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体液不仅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居于心血管系统之首,因为体液即水,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水为生命之源,离开水,生命无从谈起。近代科学关注了“心血管系统”,却忽视了体液循环。水为至阴,五行为水,水肿,痰,饮、湿、浊均为水患;水为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入于脾则肌肉浮肿;传入肺则气息喘急。由此而说,水为病,可同肺脾肾相关,中医湿证,涵盖了水肿、痰、饮、湿、浊等相关病症,在气血湿炎虚五证辨证中,湿为综合证,在病程转化中,可贯穿气血湿炎虚五证中,故治湿当五证合参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