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中华医学 | 辨证施治 | 临床医学 | 医学论坛 | 基础医学 | 经络针灸 | 意象医学
站内搜索: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中华医学
 
            辨证施治
            气证
            血证
            湿证
            炎证
            虚证
            脏腑辨证
            藏象脉象
 
            临床医学
 
            医学论坛
 
            基础医学
 
            经络针灸
 
            意象医学
 
            中心展示
 
  友情链接:  
   第四军医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7℃医学网  
   中国营养网
 
     炎证  
外科提要 疖疮与淋巴结核 骨结核与骨髓炎 梅毒下疳 癌 肿
[收藏本文]  来源:本站  作者: 本站  发布时间:2011/1/5

第二十六节 外科提要

外科因 与内同 治之法 内外攻
分阴阳 别疽痈 虚加补 实开通
讲整体 局部形
外科的发病原因与内科相似,治疗的方法,可以从内外两方面。要辨清疮肿的寒热阴阳属性,分别是疽是痈。属虚的要加补药;属实的当用开下或疏通。要讲整体观念,但是也要注意局部形状。
【注释】疽痈:肿毒日久不发红热,或红热不甚,久不化脓,属阴属寒属虚者为疽。红肿热痛,迅速化脓者为痈。
痈疽初 仙方平 脓化迟 托补功
大法立 辨症用
痈疽初起,皆可用仙方活命饮来消散。要是化脓迟或已经化脓而久不生敛口,那就应当用托脓补虚的方法,来加速排脓生肌敛口。这是治疗痈疽的大概法则,应当用辨证论治的观点来运用。
诸疮毒 详部形 分阶段 辨属性
理法方 药一统 治必克 攻必胜
诸疮病 岂能逞
一般疮毒要详细看它生在什么部位、是什么形状;还要弄清它的初、中、后的阶段性和疮疡寒热阴阳虚实属性。然后使用理、法、方、药的统一性,这样来治疗疮毒,那就必定能克、攻必能胜,各种疮毒,岂能逞其邪毒而不被治愈。
附方
(1)仙方活命饮:治一切痈疽肿毒初起未消者。
金银花9g 陈皮5g 当归5g 防风2g
白芷3g 甘草3g 川贝3g 天花粉3g
乳香3g 没药6g 皂角刺6g 穿山甲9g
用好酒煎。毒在上饱服,在下饥服。
(2)透脓散:止方治痈疽诸毒,内已脓成不穿破者,服之即溃破毒出。
生黄芪12g 穿山甲3g 川芎6g 当归6g
皂角刺3g
水二杯煎七分,疮在上先饮酒一杯后服药。疮在下先服药后饮酒一杯。
(3)托里消毒散:此方治痈疽已成,内溃滞迟,因气血不足,不能助其腐化者,宜服此药托之,令其速溃,则腐肉易脱,新肉自生矣。
皂角刺2g 金银花3g 甘草2g 桔梗2g
白芷2g 川芎3g 黄芪3g 当归3g
芍药3g 白术3g 人参3g 茯苓3g
水二杯煎八分服。 (4)神功内托散:此方治痈疽脑项诸发等疮,日久不肿不高,不能腐溃;脉细身凉,宜服此温补托里
之剂以助气血。
人参5g 附子3g 川芎3g 当归6g
黄芪3g 焦白术5g 白芍(炒)3g 木香2g
穿山甲(炮)3g 陈皮3g 炙甘草2g
白茯苓3g 煨姜3片 大枣2枚
水二杯煎八分食远服。
第二十七节 疖疮与淋巴结核

疖病源 血燥热 宜解毒 兼凉血
清解汤 病可扑
疖疮的病是因为血分燥热,流通不畅,产生了疮毒,所以治法宜解毒和凉血。这个病用清解汤,就可以把它扑灭。
【注释】疖:是一种红、肿、热、痛的急性硬结小疮肿。生于深部,又因部位的不同可成疔毒。
结核病 主痰湿 因诸郁 或兼毒
开结汤 把病扼
淋巴结核病主要是因七情郁兼有痰湿,郁结于气分淋巴而成;也有部分是兼有疮毒的。这个病用开结汤就可以把它治住。
【注释】淋巴结核:即瘰疠一类,全身各处淋巴皆可产生,是一种硬滑小结块,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多兼化脓性感染。
久失治 疮溃破 为鼠窭 加艾火
内外疗 病即可
经过长期没有治愈,结核溃破,而成鼠窭,这个阶段就应当再加上艾火外灸,内外治疗,病就可痊愈。
附方
(1)清解汤:治疖疮红肿脉数有力。
连翘24g 金银花9g 当归9g 生地9g
紫花地丁15g 蒲公英15g 乳香3g 没药3g
大黄9g 甘草5g
水三杯煎八分服。
(2)开结汤:治急慢性淋巴结核。
当归9g 赤芍9g 连翘15g 柴胡9g
夏枯草15g 生牡蛎24g 元胡9g 海浮石15g
远志6g 贝母6g 甘草5g
水三杯煎八分。
(3)隔蒜外灸法:治各种阴疮久不收口。
用独头紫皮蒜切片约双线厚。置于疮口,将艾柱放蒜片上点着灸之,蒜片三壮一换,壮数多少可视病情定之。
第二十八节 骨结核与骨髓炎

骨结核 肾亏源 骨失坚 病因延 本治肾 标痨染 安痨汤 双管钳
川断 15g 乳香 6g 没药 6g 穿山甲(炮)6g
水三杯煎八分服。
分阶段 酌加减 骨结核 应手痊
结核病侵蚀骨分是病者肾亏的原因。因为肾主骨,肾亏了骨质就失却坚
强,因而,结核病侵入骨分,治疗当以保肾为本,治结核菌为标;用安痨汤标本兼顾,双管齐下,再按各个阶段的病变情形和病人的体质来斟酌加减,骨结核是会很快治好的。
【注释】骨结核:就是结核菌侵入骨质的一种结核。如脊椎结核等。
骨髓炎 更为险 发病急 形成片
彻骨痛 甚可衰 热郁骨 斯症现
骨髓炎较骨结核更危险,发病很急,病灶较大,彻骨疼痛。本病的主
要原因是热郁骨髓。
初清通 护骨先 肾清汤 效立见
骨已腐 窭已穿 脓浆水 难收敛
阳和加 托补连 蒜艾灸 助于外
虽重症 必脱险
初发病用清热通经护骨的方剂为先,如果及早发现本病就有肾清汤,
效果较快,初阶段就能治愈。
如果时间长了,骨已有些腐坏,脓水已穿成窭管,带脓浆的水,不断
流出,腐骨尚未出尽,疮口收敛不了,这个阶段就当用阳和汤加减,托补结合来治疗。外面再用大蒜加艾灸法,这样治疗虽是重症,也必定能脱险而愈。
附方
(1)肾清汤:治骨髓炎初阶段,寒热时作疼痛彻骨、病灶骨胀、脉数有力等。
连翘15g 金银花15g 柴胡9g 生牡蛎24g
当归15g 生地15g 川芎5g 甘草6g
如病在下肢加牛膝,痛甚加元胡、三七参等分为面,每服3g。
(2)阳和汤加减:治骨髓炎后期,脉微弱无力等。
熟地15g 鹿角霜9g 白芥子6g 肉桂5g
姜炭3g 黄芪45g 煅牡蛎24g 当归15g
川断15g 远志9g
水三杯煎八分。
第二十九节 梅毒下疳

梅毒病 首下疳 男与女 互相干
既痛痒 又难看 治不愈 一生完
梅毒病人,最严重的首推下疳,男人和女人互相传染,这种病即痛痒难受,又是令人难看的一种病,如果治不好,一生也就没有前途可谈了。
【注释】梅毒下疳:是由男女互相传染精化而来的。一种重型梅毒,病者生殖器肿腐痛痒,甚则腐蚀五官。 审脉症 分阶段 毒炽盛 攻下赶
小理不利加木通、车前子。
清里汤 使毒窜
这个病要按症和脉的情况,分阶段来治疗。当毒炽盛,脉有力的时候,当用攻下药,所以用清里汤来攻下,把毒气赶走,是很适当的。
毒减退 第二段 清血汤 服没断
服了清里汤梅毒减轻,开始第二阶段治疗。这个阶段主要用清血汤,连续服用不要间断。
病觉好 第三段 清毒丸 把根挖
节淫欲 歪风改 花柳病 自难犯
梅毒病人,服清血汤基本痊愈后,这就应当开始第三阶段治疗,这个阶段主要服用清梅丸,来把梅毒彻底治好使不再复发。自修上再节制淫欲,改正歪风,花柳病也就很难再侵犯了。
附方
(1)清里汤:治梅毒下疳,毒气炽盛,痛痒炎肿难忍,脉沉滑有力者。
连翘24g 土茯苓15g 蜈蚣1条 全蝎1个
斑蝥1个 大黄(包、后下)24g 芒硝9g(包、冲服)
水三杯煎八分服。
(2)清血汤:治梅毒里症减轻,脉见滑数者。
连翘24g 金银花15g 当归15g 生地15g
土茯苓15g 蒲公英15g 甘草5g
水三杯煎八分服。
(3)清梅丸:治梅毒基本痊愈,服此彻底治疗,以防复发。
连翘150g 金银花150g 当归150g 生地150g
土茯苓150g
炼蜜丸(每丸)10g,饭前空心服一丸,节房事忌肉类、鸡蛋……等发病物。
第三十节 癌 肿

恶病魔 是癌症 死亡率 甚可惊
最恶的病魔就是癌肿,它的死亡率是最大的,真是令人很害怕。
【注释】癌肿:即恶性肿瘤,可以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病变的特点是癌细胞无限制的增生,使正常组织被排挤破坏。中后期可以通过血管、淋巴管转移到它处。
究其源 主七情 六欲伤 气血凝
五味偏 营养剩 痰湿瘀 滞于经
癌细胞 因产生 加传染 甚可惊
细究癌肿的发病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七情不调,其次六欲不节损伤身体,对癌肿失去了抵抗,再加上由情欲失宜引起的气血不和,循环障碍和饮食不节,五味偏好,营养剩余充塞经络,新陈代谢难以调整,因而形成了痰、湿热、瘀血、留滞经络,这就是癌细胞产生的原因,再加上癌症的传染性,真是令人惊心。
治之法 分期攻 克癌丸 有大功
分标本 别类型 调整体 详病情
讲战略 多辨证 各癌肿 岂能停
癌肿的治疗,应当分期而攻。克癌丸对癌肿治疗是有很大功效的。在治疗的时候,应当分别标本和类型,注意调整身体各部、详细看病情的演变。在治疗各种较严重的癌肿,还要讲医疗上战略,多加辨证。
【注释】克癌丸系笔者1979年自创成药,癌肿服之甚效。现已献出国家经中国中医研究院验证过,药味组
成,国家尚未公开发表。
[打印] [关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陆
中华中西新药方剂研究数据库 地址:北京5803信箱  邮编:102211  电话:010-5942036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 编号:20092030110002 电子邮箱:cccjcm@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华健中西医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超前路9号B座2160室 版权所有:《中医临床研究》 新出审字[2009]390号 京期出证字第58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