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中华医学 | 辨证施治 | 临床医学 | 医学论坛 | 基础医学 | 经络针灸 | 意象医学
站内搜索: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中华医学
 
            辨证施治
            气证
            血证
            湿证
            炎证
            虚证
            脏腑辨证
            藏象脉象
 
            临床医学
 
            医学论坛
 
            基础医学
 
            经络针灸
 
            意象医学
 
            中心展示
 
  友情链接:  
   第四军医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7℃医学网  
   中国营养网
 
     气证  
气功与预防
[收藏本文]  来源:本站  作者: 本站  发布时间:2011/1/5

二  气功与预防
医哲学 始气功 经络学 可为证
气功学 有动静 动静兼 治百病
中医的哲学理论,是始于古代哲学家的高级气化,这从现代已经公认了的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就可以充分证明,气功学有动功和静功,如果动、静功结合起来,治病的范围就更大了。
【注释】医哲学:是指医学的哲学理论。医哲学是古代哲学家在高级气功的成就下,观察人体的气功、形质、经络、七情、六欲,以及天地间的阴阳五行六气、时间、空间……等与人体基本关系的一种医学宇宙观。
气功:是古人创的一种养生、防病,开辟人的能量、智慧,使达到一个健康的、聪明的、有道德的、人格的一种方法。气功的方术很多,在总的方面,可分为动功和静功。动功是用人意、气、力三者的一贯性,来加以锻炼。静功是用精、气、神的互相关系来加以修养。他是练高级气功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发掘人身能量、智慧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健身的主要方法。
经络学:就是指研究祖国医学的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的学说。
欲防病 此为宗 健身神 寿亦坤
预防学 上士工 重治疗 是下等
我们要预防疾病、应当以做气功为主要措施。他既然可以使身体健康,又可使心神充足,寿命也会增长。
预防医学是上等的医学但重治疗轻于预防,是下等的办法。
【注释】预防医学:是用各种措施、把疾病预先防住,不使其发展的一种医学。如社会上的各种卫生措施、医药方面的种痘、打防疫针、吃预防药等。在医疗方面的,治什么病,需要防什么病发展的医疗观点等。在个人锻炼方面的养生、气功等,都是与预防医学有关的重要措施。
人能量 甚无穷 欲发掘 气功证
意、气、力、练动功 精、气、神 静功用
人的能量发挥是无穷的,我们要想高度的发掘它,唯有用气功的方法来证实。意到、气到、力到是练功力的主法。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是静功用的。
低科学 当革命 活科学 究气功
高级功 效更盛 人天观 齐产生
机械的低级的科学应当进行革命,应该向前进了。活的、有生气的科学应当研究了。但是研究的方向,首先应当从人自己,结合医学气功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来突破这一关键。
高级的气功,效力是更好的。有时觉得宇宙和自己竞成为一体,发生了人与宇宙分不开的人天观。
【注释】低科学:低科学的意思。现代科学一般说确实是了不起的,但是从它的基本说来,却还是机械的。比如用现代科学来研究分析一粒谷,他的成分含量都是能知道的,但是我们能不能用这样的成分含量造出一粒能生长发育的谷子来呢?如果这样一个较小的物体问题解决不了,那么现代的科学就还是低级的、机械的阶段了。
活科学:把有生机的科学。就是要我们去研究发掘宇宙有生机的原动力。不但能造出原子弹,并且可能造出比原子弹更高级的、活的东西。
人天观:即“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见庄子)的宇宙观。
辨气化 中医功 气质辨 效始丰
单讲质 是偏工 离宇宙 谈人生
机械学 当自醒 谈医学 当衷中
辨别宇宙的基本动态——气化与人体关系是中医学的功劳,他把人体气和质的关系都加以研究,所以在临床治疗上效力是很高的。单讲形质而不讲气化是片面的学说。因为它离开了与人联系着的宇宙气化,独立的来谈人的体质,这是机械唯物论的学说。有这样单讲质,不讲气的看法的,应当自己醒悟了,所以在谈论研究医学方面,还是应当以祖国医学为主,吸收外来医学,择其所长,弃其所短,创立我国更新的医学,这才是我们的方向。
[打印] [关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陆
中华中西新药方剂研究数据库 地址:北京5803信箱  邮编:102211  电话:010-5942036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 编号:20092030110002 电子邮箱:cccjcm@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华健中西医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超前路9号B座2160室 版权所有:《中医临床研究》 新出审字[2009]390号 京期出证字第58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