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医学 八卦与起源 (文献摘要)
太极既是万物始生前的混沌之象。大致分为“未见气”、“气之初”、“形之始”、“质之成”四个阶段。一旦由气而形,由形而质,逐渐形成时,混沌的太极便会一分为二。太极一分为二时,轻清之气上浮,为天(大气层);重浊之物下沉为地(地球)。按天文观点来描述,则是轻清之气扩散与外,形成一个庞大的大气层;重浊之物凝聚于内,形成一个带有磁场的地球(所以六十四卦中的上、下卦又可称为外卦和内卦)。上古作易者将天称为阳,而地称为阴,一阴、一阳,名为二仪。
二爻相重又生四象,阳爻与阳爻相重“—”,为太阳;阴爻与阴爻相重“-- --”,为太阴;太阳中的下爻变阴爻“— --”,为少阳;太阴中的下爻变阳爻“-- —”,为少阴。这就是四象:太阳、少阳、太阴、少阴。
四象再重一爻即生八卦:
太阳再重一阳爻,名乾卦。
太阳上重一阴爻,名兑卦。
少阳上重一阳爻,名巽卦。
少阳上重一阴爻,名坎卦。
太阴上重一阴爻,名坤卦。
太阴上重一阳爻,名艮卦。
少阴上重一阴爻,名震挂。
少阴上重一阳爻,名离卦。
太极一分为二而生两仪,两仪相重而生四象,四象再重一爻而生八卦,八卦再相重而演变为六十四卦。八卦由三爻组成,六十四卦则为六爻组成。上爻为天,下爻为地,中爻为人。“三才之道”提示了过去、现在、未来,下爻代表事物的初端,中爻代表事物的过程,上爻代表事物的结局。都有一个空间和时间的概念。阴阳二气除可按上述分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气,又可根据黄河中下游的实际气象特点,将阴阳衍化为三阴三阳六气。这也是后来在医学上应用广泛的“三阴三阳”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又可进一步将一年十二个月分成六阴六阳。
八廓歌括:
乾肺大肠传送廓,坎肾膀胱津液场,命门上焦会阴艮,胆肝清净震之方,肝络中焦巽养化,小肠离火心胞阳,肾络下焦关泉兑,坤脾水谷胃为强,合冲生克分虚实,对症投医病始康。
八廓所属论:
夫八廓應乎八卦,脈絡經緯於腦,貫通臟腑,以達血氣,往來滋養於目,廓者如城廓之謂,各有門路往來,即匡廓衛禦之意也,故乾居西北,絡通大腸之腑,臟屬於肺,肺與大腸相為臟腑,上連清純,下輸糟粕,為傳送之官,故曰傳送廓,坎正北方,絡通膀胱之腑,臟屬於腎,腎與膀胱相為臟腑,主水之化源,以輪津液,故曰津液廓,艮位東北,絡通三焦,臟配命門,命門與三焦相為臟腑,會合諸陰,分輸百脈,故曰會陰廓,震正東方,絡通膽之腑,臟屬於肝,肝膽相為臟腑,皆主清凈,不受穢濁,故曰清凈廓,巽位東南,絡通中焦之腑,臟配心胞,心胞與中焦相為臟腑,胞絡營血,以滋養中焦,分氣以化生,故曰養化廓,離屬正南,絡通小腸之腑,臟屬於心,心與小腸相為臟腑,為諸陰受盛之胞,故曰胞陽廓,坤位西南,絡通於胃之腑,臟屬於脾,脾胃相為臟腑,土納水穀以養生,故曰水穀廓,兌正西方,絡通下焦之腑,臟配腎絡,腎與下焦相為臟腑,關主陰精化生之源,故曰關泉廓,臟腑之相配,古聖內經已有定法,而三焦獨重肝腎二絡者,此目之配法,蓋目專竅於肝,而主於腎,故有二絡之專主也,左目屬陽,陽道順行,故廓之經絡法象,亦以順行,右目屬陰,陰道逆行,故廓之經絡法象,亦以逆行,察乎二目兩眥之分,則昭然可明陰陽順逆之道矣。
1.八卦配属表:
卦画 |
|
|
|
|
|
|
|
|
卦名 |
乾 |
坤 |
震 |
巽 |
坎 |
离 |
艮 |
兑 |
自然 |
天 |
地 |
雷 |
风 |
水 |
火 |
山 |
泽 |
季节 |
秋冬间 |
夏秋间 |
春 |
春夏间 |
冬 |
夏 |
冬春间 |
秋 |
方位 |
西北 |
西南 |
东 |
东南 |
北 |
南 |
东北 |
西 |
动物 |
马 |
牛 |
龙 |
鸡 |
豕 |
雉 |
狗 |
羊 |
人 |
父 |
母 |
长男 |
长女 |
中男 |
中女 |
少男 |
少女 |
人体部位 |
首 |
腹 |
足 |
股 |
耳 |
目 |
手 |
口 |
属性 |
健 |
顺 |
动 |
入 |
陷 |
附 |
止 |
悦 |
五行 |
金 |
土 |
木 |
木 |
水 |
火 |
土 |
金 |
气象 |
晴 |
云 |
雷 |
风 |
雨 |
晴 |
雾 |
雨 |
内脏 |
肺 |
肺/脾 |
脾/肝 |
肝/胆 |
胆肾膀胱 |
肾膀胱心脏小肠 |
心脏小肠胃大肠 |
胃/大肠 |
节气 |
立冬 |
立秋 |
春分 |
立夏 |
冬 |
夏至 |
立春 |
秋分 | |
2.八卦物象表:
卦名 |
乾 |
坤 |
震 |
巽 |
坎 |
离 |
艮 |
兑 |
自然 |
天 |
地 |
雷 |
风 |
水雨月 |
火日 |
山 |
泽 |
人 |
父 |
母 |
长男 |
长女 |
中男 |
中女 |
少男 |
少女 |
五行 |
金 |
土 |
木 |
木 |
水 |
火 |
土 |
金 |
属性 |
健 |
顺 |
动 |
入 |
陷 |
丽 |
止 |
悦 |
动物 |
马 |
牛 |
龙 |
雏 |
豕 |
雉 |
狗 |
羊 |
身体 |
首 |
腹 |
足 |
股 |
耳齿 |
目舌 |
手 |
口 |
方位 |
西北 |
西南 |
东 |
东南 |
北 |
南 |
东北 |
西 |
季节 |
秋冬间 |
夏秋间 |
春 |
春夏间 |
冬 |
夏 |
冬春间 |
秋 |
数 |
一 |
八 |
四 |
五 |
六 |
三 |
七 |
二 |
脏腑 |
大肠 |
脾 |
胆 |
肝 |
膀胱、肾 |
心、小肠 |
胃 |
肺 | |
3.《黄帝内经》五行之象表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五脏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
五腑 |
胆 |
小肠 |
胃 |
大肠 |
膀胱 |
五官 |
目 |
舌 |
口 |
鼻 |
耳 |
五体 |
筋 |
脉 |
肉 |
皮毛 |
血骨 |
五液 |
泪 |
汗 |
涎 |
涕 |
唾 |
五情 |
怒 |
喜 |
思 |
悲 |
恐 |
五志 |
魂 |
神 |
意 |
魄 |
精志 |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气 |
温 |
热 |
湿 |
燥 |
寒 |
五色 |
青 |
赤 |
黄 |
白 |
黑 |
五方 |
东 |
南 |
中 |
西 |
北 |
五季 |
春 |
夏 |
长夏 |
秋 |
冬 |
五谷 |
麻 |
麦 |
粳米 |
黄黍 |
大豆 |
五果 |
李 |
杏 |
枣 |
桃 |
栗 |
五畜 |
犬 |
羊 |
牛 |
鸡 |
猪 |
五菜 |
韭 |
薤 |
葵 |
葱 |
藿 |
五数 |
三、八 |
二、七 |
五、十 |
四、九 |
一、六 |
4.《黄帝内经》五行天象对应表
天
干 |
阳干 |
甲 |
丙 |
戊 |
庚 |
壬 |
阴干 |
乙 |
丁 |
己 |
辛 |
癸 |
天干化合 |
丁壬
合化木 |
戊癸
合化火 |
甲己
合化土 |
乙庚
合化金 |
丙辛
合化水 |
地
支 |
阳支 |
寅 |
午 |
辰戌 |
申 |
子 |
阴支 |
卯 |
巳 |
丑未 |
酉 |
亥 |
地支三会 |
寅卯辰 |
巳午未 |
|
申酉戌 |
亥子丑 |
地支化合 |
亥卯未
三合化木局 |
寅午戌
三合化火局 |
|
巳酉丑
三合化金局 |
申子辰
三合化水局 |
八卦 |
震巽 |
离 |
艮坤 |
干兑 |
坎 |
五力 |
动 |
斥 |
衡 |
静 |
引 |
星 |
岁星 |
荧惑星 |
镇星 |
太白星 |
辰星 |
数 |
天三生木
地八成之
故曰其数八 |
地二生火
天七成之
故曰其数七 |
天五生土
地十成之
故曰其数十 |
地四生金
天九成之
故曰其数九 |
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
故曰其数六 |
气 |
柔
端 |
息
高 |
充
平 |
成
洁 |
坚
明 |
性 |
暄
随 |
暑
速 |
静兼
顺 |
凉
刚 |
凛
下 |
用 |
动
曲直 |
躁
燔灼 |
化
高下 |
固
散落 |
藏
沃衍 |
五化 |
荣
生荣 |
茂
蕃茂 |
盈
丰满 |
敛
坚敛 |
肃
凝坚 |
化 |
宣平 |
均衡 |
齐修 |
宣明 |
咸整 |
侯 |
温和 |
炎暑 |
溽蒸 |
清切 |
凝肃 |
畏 |
清 |
寒 |
风 |
热 |
湿 |
德 |
和 |
显 |
濡 |
清 |
寒 |
政 |
散
发散 |
明
明曜 |
谧
安静 |
劲
劲肃 |
静
流源 |
令 |
宣发
风 |
郁蒸
热 |
云雨
湿 |
雾露
燥 |
寒
寒 |
变 |
摧拉 |
炎烁 |
动注 |
肃杀 |
凝冽 |
眚 |
陨 |
燔火满 |
淫溃 |
苍落 |
冰雹 |
平气之纪 |
敷和 |
升明 |
备化 |
审平 |
静顺 |
不及之纪 |
委和 |
伏明 |
卑监 |
从革 |
涸流 |
太过之纪 |
发生 |
赫曦 |
敦阜 |
坚成 |
流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