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
Treating 50 cases of bronchial asthma with Shegan Mahuang decoction
魏 敏
(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山东 枣庄,277101)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0)13-0089-01 证型:GDA
【摘 要】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患者采用口服射干麻黄汤加减中药治疗。结果:临控28例,显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结论:口服射干麻黄汤加减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射干麻黄汤加减;中医疗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ing bronchial asthma with Shegan Mahuang decoction. Methods: To treat 50 patients with the TCM decoction. Result: Among 28 patients, 16 are marked, 6 are invalid,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is 88%. Conclusion: Treating bronchial asthma with Shegan Mahuang decoction get a good result.
【Keywords】 Bronchial asthma; Shegan Mahuang decoction; TCM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因素参与调节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近20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哮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笔者于2005年~2008年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哮喘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内科学》[1]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并经X线摄片、血常规等检查,排除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严重心、肝、肾、肺等疾病患者。
1.2 一般资料
50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8~70岁,平均39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30年。
2 治疗方法
射干麻黄汤加减:炙麻黄9g,前胡10g,半夏9g,炙紫菀10g,炙款冬10g,炒枳壳9g,桔梗、杏仁各4g,海蛤粉15g,炙甘草6g,细辛、五味子各2.5g,生姜3片,大枣3枚。
煎服方法:将上药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温火煮沸20~30分钟,去渣复煎后再服,每天3次。此系成人药量,8~12岁儿童两日一剂,分八次服完,治疗一月为1疗程,共观察2疗程。急性发作期均给予抗炎、平喘及吸入激素等综合治疗。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哮喘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2]相关标准。临床长期缓解:临床症状完全控制,体征消失,愈后至今,逐年走访,病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控制,发作次数减少(与治疗前同期相比减少2/3),但停药3月后因感冒,症状复现。无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停药后复现。
3.1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28例,显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
4 病案举例
患者甲,男,48岁,2007年8月20日诊,哮喘历经数年,有时睡中病发,发作时倚息不得卧,4天前因用空调后病发,至某院就诊,给予解痉、平喘、抗感染等治疗,其症缓解,但仍感憋喘、胸闷,遂至本院门诊要求中医治疗。诊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面色晦滞,舌苔白滑,脉弦紧。服用上方一月,哮喘已平。经过2月,哮喘未发。其后走访至今,病未再发。
5 体 会
本病为呼吸系统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变态反应是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引起的一种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抗原-抗体反应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慢反应物及5羟色胺等活性物质,使气道痉挛而发生呼吸困难。
中医学认为本病以火热痰饮为本,风寒水气为标。以《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气膹郁,皆属于肺。”[3]“诸痿喘呕,皆属于上。”[3]“诸逆冲上,皆属于火。”[3]为依据,由于痰饮与火热内伏于中上二焦,再经外感风寒水湿,使热邪火气不得外散,火性炎上,转挟痰饮上冲,故哮喘气逆而声如曳锯,宗“火郁则发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辛泻之。”之旨立法,采用《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之射干麻黄汤。去苦平有毒之射干,易以咸平无毒,清热利湿,化痰定喘,降逆下气之海蛤粉为主药,更加桔梗以助麻黄、细辛、生姜之辛温宣散,升提开发;再加杏仁,前胡,枳壳,半夏,款冬,紫菀,五味子之降逆,敛肺、化痰、下气;合甘草,大枣之甘温补益脾胃,润肺合中。是升中有降,散中有收,温中有清,泻中有补,故能收到止咳定喘,降气化痰,散寒清热,利湿行水,敛肺安胃之功。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在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3,26(3):132-138
[3]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85
作者简介:
女,汉族,大学文化,现任枣庄市中医医院主治中医师。
编号:EA-100506736(修回:201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