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中华医学 | 辨证施治 | 临床医学 | 医学论坛 | 基础医学 | 经络针灸 | 意象医学
站内搜索: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中华医学
 
            辨证施治
 
            临床医学
 
            医学论坛
            古典经论
            医易同源
            国外学术
            论著
            现代医学
            综述
 
            基础医学
 
            经络针灸
 
            意象医学
 
            中心展示
 
  友情链接:  
   第四军医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7℃医学网  
   中国营养网
 
     国外学术  
颈项九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
[收藏本文]  来源:本站  作者: 本站  发布时间:2011/1/8

颈项九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60 case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by Jingxiang 9-pin

 

    秦黎虹

(安徽省中医院,安徽  合肥,230031

 

中图分类号:R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013-0024-02   证型:ADI

 

  目的:观察颈项九针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均采用颈项九针为主治疗,对比治疗前后颈部彩色多普勒(TCD)检查,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38例,占63.33%;好转19例,占31.67%;无效3例,占5%,总有效率95%。治疗前后TCD检查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采用颈项九针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项九针;丛集性针刺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reating vertebral artery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by Jingxiang 9-pin. Methods: To treat 60 case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by Jingxiang 9-pin, to juxtapose the neck color doppler (TCD) examina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Result: Among 60 patients, 38 were cured, accounted for 63.33%; 19 were improved, accounted for 31.67%, 3 were invalide, accounted for 5%,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 The compare of TCD examination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0.01). Conclusion: Treating vertebral artery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by Jingxiang 9-pin get a good clinical result.

Keywords Vertebral artery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Jingxiang 9-pin; Cluster of acupuncture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因颈椎退行性变影响椎动脉对脑干或迷路的供血而引起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国内颈椎病发病率为3.8%17.6%,其中约70%的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1]一旦患有此病,往往缠绵难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手段众多,针灸是公认的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20072009年,笔者采用颈项九针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病人60例,通过对比治疗前后颈部彩色多普勒(TCD)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我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82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6年。

1.2 纳入标准

符合1993年全国第2届颈椎病诊断标准[2]

以眩晕为主要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视觉症状及神经根症状;

上颈段及枕神经处有压痛,TCD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

1.3 排除标准

其他原因(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高血压病、贫血等疾病)所致的眩晕;

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影响治疗方案实施;

治疗前2周内接受过其他颈项取穴方法的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治疗前经TCD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

主穴[3]:颈项九针,(一个单穴,四个双穴),即风府、天柱(双)、风池(双)、完骨(双)、翳风(双)。

配穴:肝肾阴虚型配太冲、太溪,气血亏虚型配足三里、三阴交,痰浊上扰型配丰隆、阳陵泉。

操作方法:颈项九针取230号毫针,向喉结方向刺入,深度为11.5寸,以得气为佳。

配穴操作:采用1.530号毫针,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其间每隔10分钟捻转行针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再行TCD检查,两组结果进行对比。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拟定,并在治疗前和2个疗程结束后各做TCD检查一次。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TCD检查结果正常。

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TCD检查结果较前改善≥40%

无效:临床症状无减轻,TCD检查结果无变化或改善<40%

3.2 治疗结果

60例中,痊愈38例,占63.33%;好转19例,占31.67%

无效3例,占5%,总有效率95%

3.3 治疗前后TCD检查比较(见表1、表2

 


 

1  治疗前后收缩期血流速度(Vs)比较

LVA

RVA

BA

治疗前

26.37±3.58

26.33±4.37

29.24±3.57

治疗后

35.71±3.43

34.16±3.84

36.86±3.12


 


2  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Vm)比较

LVA

RVA

BA

治疗前

15.60±3.35

15.20±3.41

17.33±2.43

治疗后

19.75±3.25

19.63±3.12

22.21±2.01


注:以上两表可以看出,针刺后收缩期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与针刺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

 


4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祖国医学的“眩晕”、“头痛”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上气不足”、“髓海不足”等记载,认为本病内因肝肾不足、阴虚精亏,外因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气血不能上荣清窍,脑失所养所致。我们采用颈项九针为主穴局部丛集性针刺以升发阳经气使之上注于脑,髓海得养则眩晕可消。颈项九针中风府穴位居督脉,督脉总督全身阳经,《甲乙经》云:“督脉、阳维之会。”[5]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亦可调节颈部经气。天柱因穴位位于颈项部而得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之穴,能祛风散寒,疏通经络,是治疗颈部疾病的要穴,《甲乙经》云:“眩、暴挛,足不任身,痛欲折,天柱主之。”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之穴,足少阳经“主骨所生病”,风池位于颈部,又是手足少阳经、阳维脉之会穴,有平肝熄风,疏散风寒,疏利颈部关节的作用,主治颈、头、耳、眼等疾患,是治疗颈椎病之要穴。故《甲乙经》曰:“颈项不得顾-风池主之。”《针灸大成》记载:“风池能治颈项如拔,痛不得顾。”[6]《通玄赋》云:“头晕目眩觅风池”。完骨穴为足少阳胆经之穴,《甲乙经》曰:“项肿不可梚仰,颊肿引耳,完骨主之。”翳风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穴,《甲乙经》:“手足少阳之会。”诸穴均有提升阳气,推动气血运行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椎动脉受压或刺激引起供血不足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颈项九针有9个穴位,靠近延髓和椎动脉,通过丛集性针刺疗法使穴位之间相互作用,可以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意在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缓解血管痉挛及缺血状态[3]。其主要针对颈部气滞血瘀,直达病所,能疏通经络气血,使局部循环加强,改善其周围组织营养,同时通过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体液调节,促进机体内能改善,使交感神经释放缓激肽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化学介质,从而调整血流速度和血容量,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得以加快恢复。有学者通过腧穴的断层解剖发现,风池穴深层的重要结构主要是延髓和椎动脉[7]。周健伟等[8]认为,针刺治疗CSA,其作用突出在刺激局部穴位感受器,反射性地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缓解椎动脉痉挛,改善椎动脉的血液供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肌痉挛,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脑部血液供应。另有报道针刺风池、风府、完骨诸穴可消炎镇痛,解除肌痉挛,缓解软组织对椎动脉的压迫,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局部缺血的状态,增加血液循环可带走因局部缺氧而产生的酸性堆积物,从而消除无菌炎症,缓解疼痛。

因此在临床治疗CSA中,我们采用颈项九针的局部丛集性针刺,并且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至于颈项九针如何发挥相互协同、增效作用,还需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曾燕芬.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J].湖南中医杂志,2006,22(2):

33-35

[2]孙宇.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0(8):427

[3]秦黎虹,王艳昕.颈项九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8):64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6

[5]罗永芬.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7

[6]周志杰.颈椎病的病因病机及针灸疗法之我见[J].陕西中医,1999,20(1):30

[7]严振国.常用穴位解剖基础[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160

[8]周健伟,胡玲香等.针刺推拿综合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4):227

作者简介:

1981-),男,住院医师,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

 

编号:EA-100508742(修回:2010-07-02
[打印] [关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陆
中华中西新药方剂研究数据库 地址:北京5803信箱  邮编:102211  电话:010-5942036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 编号:20092030110002 电子邮箱:cccjcm@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华健中西医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超前路9号B座2160室 版权所有:《中医临床研究》 新出审字[2009]390号 京期出证字第58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