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诸气为病 人身本 气血纲 气血和 体自康 气为病 难尽详 举其要 认方向 人的身体是以气血为纲的,气血要是调和了,身体也就健康。气能使人生病的方面很多,是难以详细叙述的,现在举些主要的方面,帮助认识致病的方向。 曰喜怒 与忧思 悲恐惊 七情互 喜缓散 气不收 虚甚者 暴脱由 怒逆上 肝气急 脾受克 成吐泻 若忧愁 气血郁 心循环 因而滞 穷思虑 气因结 脾运化 心衰弱 悲痛甚 肺气消 恐气下 肾精耗 惊气乱 神不安 症怔忡 如丧胆 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人的七情,它所反映的七种气变为之七气,七情和七气都是互相转换的。 喜主气缓散的,过分的喜能使气缓散不收,这样虚甚的人,就能引起暴脱。怒主气逆上的,过分的怒能引起肝气逆上或克脾,因而导致吐血和脾病泄泻忧。愁主气血双郁,过分的忧愁,能影响心与循环的功能,而引起循环滞塞。思虑主气结,过分的思虑,能因气结而防碍脾的运化,使脾胃衰弱;悲痛是主气消的,过分的悲痛能使肺气消散而不振作。恐主气降,过分的恐怖能引起气陷,因而导致组织下堕,肾精下耗,惊主气乱;过分的惊怕,能使气乱,心神不安,导致心悸,怔忡时常害怕。 喜不收 以恐制 悲不已 调以喜 怒逆上 苏子降 忧成病 逍遥强 思伤脾 归脾疗 恐气陷 升陷超 惊神乱 主安心 镇心丹 妙香运 喜过甚不收用恐来制止。悲痛不已,以喜来调理。怒气逆上不降用苏子降气汤加减以降之。忧愁或病用加味逍遥散来调理。思虑伤脾用归脾汤来治疗。过恐气陷用升陷汤把气提起来。过惊神乱,应当用镇心丹和妙香散来安心定神。 梅核气 痰气结 四七汤 是初法 久不愈 用疏结 调七情 病必灭 梅核气是痰气结滞而成的病,多用四七汤治之不效,如果时间长了,就多用疏结汤来治疗。另外对七情也是要注意调节,这样病就一定能被消灭。 附方(证型分析+药证分析): (1)苏子降气汤加减:治肝气上逆吐血,下克脾胃,因而消化不良,脉弦急者。 苏子6g 半夏3g 前胡6g 橘红3g 厚朴6g 当归9g 芍药9g 代赭石(捣末)9g 丹皮9g 佛手片9g 甘草5g (2)加减逍遥散:治忧愁成病,肝郁不舒,气血不畅,心脏循环不良,脉弦结者。 当归15g 赤芍9g 佛手片9g 云苓9g 丹皮9g 柴胡6g 香附6g 远志6g 甘草5g 水二杯煎八分服。 (3)归脾汤: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忡健忘,惊悸盗汗,发热体倦,食少不眠,或脾虚不能摄血,致血妄行等。 人参6g 白术6g 茯神6g 枣仁(捣)9g 龙眼肉9g 炙黄芪6g 当归9g 远志5g 木香2g 炙甘草5g 水二杯煎八分服。 (4)升陷汤: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症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等病状。脉沉迟微弱,关前尤甚。甚剧者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生黄芪15g 知母9g 柴胡5g 桔梗5g 升麻3g 水二杯煎八分服,气分虚极下陷者加人参数克。 (5)镇心丹:治心气实病惊者。 朱砂、龙齿各等分为细面,猪血心为丸,芡实大,每服三丸,麦冬汤下。 (6)加味妙香散:治虚人病惊,及梦遗失精。 木香8g 麝香3g 生山药60g 茯神30g 人参30g 黄芪30g 桔梗9g 远志(炒)30g 茯苓30g 石菖蒲15g 炙甘草6g 辰砂6g 共为细面每服6g,酒下。 (7)四七汤:见前噎膈反胃。 (8)疏结汤:见前噎膈反胃。
诸气为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