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万条河流在中国消失 究竟发生了什么?
【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4月29日文章】题:2.8万条河流在中国消失:究竟发生了什么?
就在20年前,中国还有大约5万条河流,每条覆盖着至少60平方英里(1平方英里约合2.59平方公里———本报注)的流域。但现在,根据中国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其中的2.8万条河流不见了。中国损失的河流就流域而言,几乎相当于美国失去整条密西西比河。这些河流为什么从地图和国家记录上“消失”了呢?
来自中国政府的官方解释把原因归咎于统计上的差异、水土流失和气候变化。
中国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副主任黄河在接受《南华早报》记者采访时说:“数字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过去的估计不准确,以及气候变化和水土流失所致。由于过去的技术有限,所以从前的数字估算采用的是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不完整的地形图。”
虽然这一解释貌似合理,但中国的网络用户———在向中国政府提出环境问题方面的一支活跃而强大的力量———却并不满意。
美国太平洋研究所所长、水利专家彼得·格莱克表示赞同:“气候变化是对世界资源的真实威胁。我们已经看到有关水的供应、质量和极端事件影响的证据。但是,中国面临的水的挑战远远超过气候变化的范围。”
把这些河流的消失归因于气候变化符合当前的政治口径,全球变暖是人为造成的,这在中国也没有争议。但一种异乎寻常的情况是,归咎于气候变化使官员们能推卸自己管理和治理不善、对地下水的开采缺乏控制以及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的责任。而这些问题更可能是河流消失的罪魁祸首。
格莱克说:“随着中国人口与经济迅速增长,国家经历了水资源的严重减少,包括严重的过度使用和污染。一些主要江河的‘消失’与工农业毫无控制和不可持续的水资源攫取直接相关,这种可能性要大得多,尽管气候变化今后可能会起更大的作用。”
河流消失的这些年恰逢中国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时期。从1990年到2000年,城市面积扩张了5000多平方英里。不断发展的经济相应地造成水和能源等资源的紧张。耶鲁大学2012年的环境状况指数显示,在包括工农业和家庭用水在内的消耗所造成的水质变化方面,中国的水资源状况处于最差之列(在132个国家中排名第116)。
对水资源的管理不善也使情况恶化。中国的主要水资源法律仅规定,为“大型”项目抽取地下水须经批准。这种缺乏具体细节的措辞导致了格莱克所说的全国范围的地下水超采。水治理的薄弱还造成了去年的长江赤潮。这一事件仍使中国官员感到为难。
多年来,中国的地图绘制与制图技术一直很先进。新浪微博一位用户展示了青岛水道的一幅旧地图,相当详细地显示出大量的水道。
这些地图是精确的。一名青岛城市史学家说,青岛的河流并没有被“勘测方法的改善”所消灭———它们仅仅是被改造成青岛纵横交错的公路而已。那么,中国政府为什么会仅仅责怪气候变化和统计数字不准确呢?气候变化是一个容易利用的和流行的替罪羊,使政府能把河流消失归咎于自然原因而非人类活动引起的原因,从而为自己挽回面子。
正如中国的网上反应表明的,对于把解决环境治理问题摆在如此次要的位置,中国公众可能是不愿接受的。鉴于河流目前的状况和中国对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当局比较有利的做法是彻底审视这一挑战的根源,在围绕这一问题的确定因素与不确定因素两方面,都努力做到更透明。
参考消息/王飞/摘